新高考致学校排课压力陡增 人工智能或成教务处排课利器

2017年,我国高考改革全面推行,学生将在很大程度上自主选择考试科目。然而,这样的变化为学校排课带来巨大压力。如何有效利用资源,让走班排课合理顺畅,是摆在所有高中面前的一个问题。在称为“新高考元年”的2017年,高考新政率先在上海、浙江两个试点地区实行。相对于传统高考,新高考更像是自助餐,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、专长,去选择考试科目,将未来发展的方向把握在自己手中。浙江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也表示:“让学生学会选择、善于选择,实现‘学其所好,考其所长,录其所愿’。这不仅是应对高考所需,更是成长必须面对的‘考题’”。而从今年9月开始,高考新政也将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施行。

6.jpg

新高考政策的推行,将满足学生更加个性化的发展需求。然而,学生自主选择高考科目,却让学校面临着新的挑战。重庆外国语学校副校长唐刚算了这样一笔账:如果一个年级有500名学生,按照传统的编班形式,每个班50人,也就是10个班。但按照3门统考+副科“6选3”(或7选3)的模式,理论上就可能有20个班。在学生自主选择科目的情况下,没有严谨、周全的排课策略,往往会在教室、教师资源的匹配上出现问题。能否解决好这个问题,将成为全国高中做好高考改革工作的关键。

“都说下午3、4节课我们教研组要开会,最后还是给我排课了!”“第一课时还有一个班没讲完呢,2班的课怎么排到第二课时了,让我一周备两次课?到底有没有教案概念?”在浙江某教师论坛上,不少老师针对排课问题倒出苦水。而在学生论坛中,同样有学生吐槽“连上8节化学课,连做梦都是化学公式”的情况。对于突然增加的排课压力,人工排课往往会出现疏漏。有些学校希望借调师资,来弥补因排课疏漏而产生的师资紧张问题,但各个学校都要进行师资调配,并非长久之计;有些学校不得不采用限制选课、减少选课组合的方式来降低排课难度,但这却背离了高考新政的初衷。“不是我们想去限制学生的选课自由,好的排课方法肯定有,但想在教学资源有限、学生选择较多的情况下,凭人力要找到合适的安排,不太容易。”某高中相关负责人谈道。


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17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曾经提到,要以应用驱动为导向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。弘成教育技术专家认为,现在排课软件虽多,但大多良莠不齐。有些软件虽然比人工排课更严谨,但往往在人性化方面相当欠缺,对于教学本身的不了解,直接导致软件设计人员只关注程序,而忽略了教学活动的合理性,这就直接导致算法的不科学。“衡量一种排课系统是否优秀,一个是看技术,另一个就是看系统开发人员对教育规律、教育政策的理解。系统不仅要根据老师、时间、课程这些基本数据来排课,‘每学科一天内不分开排课’、‘多学科连堂不在同一天’、‘教师一周的课程分布均匀’等人性化因素都要考虑在内。”该技术人员谈道。


“另外,能否预置多种排课偏好,让老师根据不同情况的变化,随时满足不同排课需求;是否支持先选后排,满足学生的全部选科意愿,都是优秀排课系统所必须达到的要求。对于学校来说,这些条件也是决定是否引进某种排课系统的‘试金石’。”当然,无论是选择人工排课,还是引进排课系统,都要从学校的具体情况出发。但高考改革势在必行,把考试科目的选择权还给学生,是大势所趋,无法阻挡。“新高考”更像是一个信号,标志着未来的教学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,这也意味着传统的教学及管理方式必然面临着改变。而能否察觉这种即将到来的趋势,并率先采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措施,则是有远见卓识的校长们现在必须重视的问题。